词汇表

可调报警级别——一种保护继电器设置,LED或输出触点根据该设置激活视觉或声音警报。

可调延时——一种保护继电器设置,用于确定从故障检测到继电器开始工作之间的时间。

报警继电器触点——继电器的输出点,用作连接至视觉或声音警报器的开关。

模拟输出——由保护继电器发出的0-1 mA、4-20 mA或0-5 Vdc的信号,用于将信息传递至设备或控制器。

异步电机——转子速度与相连系统的频率不同步的电机。

保形涂料——用于保护电路板免于污染、腐蚀及霉菌危害的涂层。

连续输出——对于PGT-0400,连续输出是指不会自动停止的电流。

电流互感器(CT)——这种互感器在次级电路中生成的电流与初级电路中的电流成一定比例。

CT回路——电流互感器和保护继电器或监测设备之间的电路。

CT回路监测——持续监测CT回路的连续性,以验证连接状态。

CT饱和——指电流互感器(CT)无法将二次电流与更大的一次电流保持在一定比例的现象。

CT局部饱和——安装不当的相线和大电流在即使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可能造成零序(接地故障)CT输出的现象。

CT饱和补偿——相对于峰-峰值的基波电流幅值。 如果峰-峰值比DFT值高很多,则继电器将假定CT进入饱和状态并使用峰-峰值。

基于电流的保护——根据电路的电流等级生成的保护参数(断路电平/数据收集等)。

电流跳闸设定——设置继电器开始工作的电流等级。

数据记录——收集信息并以固定格式储存,以便在进行趋势分析、故障诊断及编制报告时查看。

DFT(离散傅里叶变换)谐波滤波器——用于测量电流、电压和抑制谐波基本组成的算法。 此算法允许降低跳闸设置并消除由谐波造成的误跳闸现象。

差分模块——用于为PGR-6200和PGR-6300电机保护继电器增加相位差保护的配件。

数字谐波滤波器——使用诸如DFT等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以避免测量谐波成分。 在检测接地故障时,使用谐波滤波器可将设置降低到背景噪音水平以下。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在DSP中用于从信号中提取信号频率(例如基频等)的数学算法。

接地漏电——参见“泄漏电流”。

EFCT(接地故障电流互感器)——设计用于准确检测出低级接地故障电流的电流互感器。 接地故障(earth fault)和接地故障(ground fault)同义。

故障安全模式(也称作欠压或UV)——输出继电器在正常(非跳闸)工作时为通电状态。 如果保护继电器失去了电源电压,系统将跳闸或报警。 (另请参见: 非故障安全)。

故障电流——当一根相线在连接至另一根相线或接地发生故障时的流动电流。

馈线——服务设备、独立系统来源或其他电源设备来源同最终分支电路过流器件之间的所有电路导线。

馈线保护——过电流或过电压设备,例如PGR-7200,该类设备安装在馈电线路上,以补充或替代下游保护设备。

通量调节器——插入电流互感器窗口的导磁材料,用于减少可造成误跳闸的局部饱和现象。

基频——交流电源系统中产生的电压频率。 在北美洲,该频率通常为60赫兹(每秒60周)。

接地检测导线——拖曳缆中用于帮助检测接地导线连续性的绝缘导线。 通常设计成最小的导线,当光缆的机械压力过大时将最先断开。

接地检测回路——包含接地检测导线、接地检测终端设备、接地连续性检测器和接地导线的电路。

接地检测端子——安装于接地检测回路末端的器件,如PGA-0TA6或PGA-0TA7,用于端接来自接地连续性监控器的测量信号。

接地连续性监控器——对接地导线进行持续监测并在该导线断开或接地检测导线短路时跳闸的保护继电器。

接地故障——相线和地线或设备框架之间的意外接触。 “ground”和“earth”这两个词在电气应用中都是指“接地”。

接地故障电流——通过接地故障和接地回路返回至电源中线的电流。

接地(Ground)故障电流互感器——请参见“接地(Earth)故障电流互感器”(EFCT)

接地故障继电器——设计用于检测系统中相线接地故障的保护继电器,当电流超过跳闸时间设定点时即跳闸。

接地故障保护——通过某种断开装置断开故障电路的所有未接地导线,以防止设备受到接地故障电流损害的系统。 启动该保护的工作电流比供电电路过电流器件的工作电流低。

接地参考模块——将接地故障电流限制在25 mA并为直流接地故障继电器提供信号的电阻网络。

谐波滤波器——用于消除或忽略信号中非基频成分的器件或方式。

谐波频率——谐波频率成分(电压和电流)是基频的倍数,在电源系统中可被当做噪音处理。 在使用调速电机驱动器时通常会出现谐波频率成分。

高电阻接地——使用一个中性接地电阻(NGR)将电流限制在较低水平。 通常,高电阻接地电流等于或低于25 A。 (另请参见: “低电阻接地”)。

高压耦合器——用于将线路电压降到继电器可用水平的配件,如PGH-5000和PGH-6000。

I2t——热容量,或已使用的热容量。 在电机保护领域,热容量用于衡量和描述电机的电流(I)热量。 鉴于温度传感器的连接方式以及测量温度时固有的延时现象,此方法比温度传感更准确。

IEEE器件号——开关设备中的器件均根据功能以编号表示。 这些编号所依据的系统已被IEEE采纳为自动开关设备的标准。 该系统用于接线图、说明书和规格说明。

绝缘监控——监控相线与地线之间的电阻,以检测系统中的绝缘击穿现象。

绝缘电阻——电缆护套等绝缘体绝缘能力的测量值,用于防止在电压应力下出现电流;通常以兆欧为测量单位。 可通过监测绝缘电阻的变化来预测将会发生的故障。

绝缘警告——当绝缘电阻下降至预定值以下时发出的警告。

集成式电机启动器——诸如电机保护继电器等具有可启动和停止电机的内置功能和用户界面的设备。

反时接地故障保护——保护器件的跳闸时间随故障程度的增加而减少的一种方式,该类保护器件有过电流继电器或接地故障电流继电器等。

泄漏电流——极低的接地故障电流,通常以毫安(mA,千分之一安培)为测量单位。

低电阻接地——在接地故障时允许高电流流动的电阻接地系统。 通常,等于或高于100A即被界定为低电阻接地。 (另请参见: 高电阻接地)

LSIG保护——是长时、短时、瞬时过电流和接地故障保护的缩写;该术语通常用于描述配电馈线或拥有此类功能的保护继电器所需的保护。

电机锁定——出于安全考虑,操作人员不得开启电机的情况。

电机保护——旨在保护电机绕组免受高电流损害的过载保护。 现代电机保护继电器增加了许多附加功能,例如测量、数据记录和通信等。

中性点接地电阻(NGR)——将电源系统的中性线接地的限流电阻。

常闭触点——在继电器未通电时,处于关闭状态的继电器触点。

常开触点——在继电器未通电时,处于开启状态的继电器触点。

非故障安全(也称为并联跳闸或SH)——一旦跳闸,输出继电器即通电,同时触点状态发生变化。 如果保护器件失去供电电压,系统可继续工作但将失去保护。 (另请参见: 故障安全)

非易失性存储器——移除电源后数据将被保留。

误跳闸——由数据读取错误造成的继电器输出的不良变化。

相电流——相线中的电流。

相电流互感器——可确保一根相线的电流在初级绕组中流动的电流互感器。 对于电机和馈线保护以及三相系统的测量,通常使用三个电流互感器来测量相电流。

相位差保护——该保护设计用于检测交流电机中的绕组-绕组故障和绕组-接地故障。

缺相——单相缺失电源的现象。

相电压——在相线和地线之间测量到的电压。

初级额定值(CT)——电流互感器的初级额定电流。 例如,500:5比率中的第一个数字就是初级额定值。 理想条件下,通过CT的500 A初级电流将会从二次接线端子中产生5 A的电流。

脉冲——利用导线使NGR的部分元件短路(或断开并联的两个NGR中的其中一个),调节电阻接地系统中的接地故障电流。 脉冲的另一个版本是将高频信号加在电源线上,并使用探测棒定位导线上的故障点。

脉冲电路——请参见“脉冲”。

联机/脱机监测——分别在系统通电和未通电时进行绝缘监测。

开路CT危害——当初级CT通电时,次级开路CT可形成极其危险的高电压。

继电器——由另一个电路控制单个接触点(或多个接触点)的开启或关闭的电气开关。 通常为电磁铁。

继电器工作模式——用于欠压或并联跳闸断路器的故障安全或非故障安全工作方式。

电阻接地系统——互感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线通过限流电阻接地的电气系统。 (另请参见: 直接接地系统或未接地系统)。

断电恢复时间——当控制电源中断时保护继电器可继续工作的时长。

RTD——电阻温度探测器。 该材料在温度发生变化时电阻呈线性变化。 可用于计量温度。 常见的RTD有100 Ω(铂)、100 Ω(镍)、120 Ω(镍)和10 Ω(铜)。

灵敏型接地故障保护——该保护用于精确检测极低接地故障电流,无误跳闸现象。

直接接地系统——星形连接电源互感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气系统。

拖拽电缆——用于给移动设备供电的电缆。 通常包含3根相线、2根地线和一根控制线(或接地检测导线)。

断路电平设定(电流)——用于设定继电器何时开始工作的可选电流等级。

跳闸时间设定——在执行跳闸指令之前发生故障的时间。

跳闸状态——继电器跳闸后的输出触点状态。

真RMS——当波形为非正弦时,用于获取电气测量中真电流或电压值的“均方根”计算。

未接地系统——没有专门接地点的电气系统。 这在要求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保持服务持续性的加工业中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