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是一种对温度敏感的电阻器,其主要功能是当外壳温度发生变化时,其电阻会相应地发生可预测的、精确的显著变化。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在外壳温度上升时会出现电阻降低,而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在外壳温度上升时则会出现电阻增加。2017年被Littelfuse收购的U.S. Sensor Corp.®所生产的热敏电阻能够在-100°F到超过+600°F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由于具有极高的可预测性和出色的长期稳定性,热敏电阻已被普遍视为温度测量和控制等众多应用的最具优势的传感器。
自迈克尔·法拉第在1833年首次观察到硫化银的负温度系数以来,热敏电阻技术不断得到改进。毋庸置疑,热敏电阻最重要的特性是其极高的电阻温度系数。现代热敏电阻技术缔造出具有极为精确的电阻-温度特性的装置,使其成为各种应用中最具优势的传感器。
无论热敏电阻的外壳温度变化是由于周围环境的热传导或热辐射还是由于装置内部功率耗散引起的“自发热”所导致,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发生的变化都显而易见。
在装置内部的功率损耗不足以引起“自发热”的电路中使用热敏电阻时,热敏电阻的外壳温度将随环境温度而变化。热敏电阻在用于温度测量、温度控制或温度补偿等应用时不会“自发热”。
在装置内部的功率损耗足以引起“自发热”的电路中使用热敏电阻时,热敏电阻的外壳温度将取决于其环境的导热系数及其自身的温度。热敏电阻在用于液位检测、空气流量检测和导热系数测量等应用时会“自发热”。